第164章 看走眼-《农门相公是锦鲤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第一日诗的主题是春景,而文章的主题是自《中庸》中摘录的一段话“自诚明,谓之性。自明诚,谓之教。诚则明矣,明则诚矣。”
    比着县试和府试的试题只考四书五经的默写和释义而言,这样的题,可以说更深了一层。
    不但要明白这其中的意思,要写出自己的理解,还要言之有物。
    试题一出,所有考生皆是苦思冥想。
    有人眉头紧蹙,有人低头沉思,有人则是双眼望天。
    片刻后,便有人开始拿起了旁边的毛笔,蘸足了砚台上的墨汁,在案上的草纸上落笔。
    宋景韫在开考后足足半个时辰后才拿起了笔,与旁人先打了草稿的方式不同,他是直接在考卷上写的。
    考场开考,官员巡视。
    学政周远杰背了手,在考场来回的转悠。
    在看到有人奋笔疾书时,微微点头,而在看到有人面色难看,到现在都还没有丝毫想法不知如何落笔时,则是面无表情,在看到已经在考卷的答题纸上开始写答案的宋景韫时……
    周远杰则是摇了摇头。
    考试时,答题纸上每行字的字数皆有规定,且所写的文章不得出现答题纸写不下的情况,一但出格或者超过,皆是被判不合格。
    若有错字和涂抹之处,亦是如此。
    也因为这个,考试之时,所有人在书写文章时,皆是会先打草稿,确保无误后,再誊写一遍,以求字迹工整,卷面整洁。
    这几乎是科举考试之时的默认的规矩,每个人都严格遵守。
    周远杰也习惯看到这样的情况。
    眼下突然看到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……
    要么是心中一惊打好腹稿,且在书写时能够确保自己没有丝毫错误的天才,要么便是自以为是,实际上会状况百出,生生葬送自己的蠢才。
    这世间天才少之又少,但蠢才却多之又多,能在院试看到的,又是这般年岁的,大约是后者了。
    周远杰嘴角泛起一阵嗤笑,而后背着手接着巡视旁处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