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一节 北宋:水运仪象台-《技艺天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铜液需要凝固,这个过程短则三到四个小时,长则一两天。
    秦淮现在尝试的制造都是小型物件,尽管冷凝的时间不长,但也得等到明日才可以打磨、抛光。
    美丽,都需要给予时间让它慢慢蔓延滋生。
    故而。
    秦淮锁掉工作厅的门,接过商雅怀中的两小只,回到客厅,依旧是把两小只放到地毯上。
    他就在餐桌上,铺开画纸,拿着直尺绘画。
    两年前,宁致远和赵道元不是想要建造一座传统技艺小镇,邀请秦淮当设计师吗?
    前两年,秦淮忙着照顾怀孕的商雅,忙着科学合理的给商雅坐月子,忙着照顾刚出生的两小只。
    如今。
    商雅身体无恙,两小只茁壮成长,秦始皇兵马俑木雕群也雕刻结束了,秦淮有足够的时间,投入到传统技艺小镇的设计当中。
    说实话。
    他对宁致远和赵道元的投资非常感激。
    能让游客从传统i技艺小镇中亲身体验到传统技艺的点点滴滴、精彩纷呈,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华家的文化,了解到传统技艺。
    多好啊。
    我们的传统技艺最缺的就是宣传。
    因此。
    秦淮愿意耗费全部心血来设计这样一座小镇。
    谈不上多伟大。
    只是秦淮刚好热爱着这一行。
    当然。
    这两年秦淮夜积攒着一些脑洞大开却无法在具体雕刻上呈现的创意,也可以用在传统技艺小镇上。
    秦淮心里怀着数之不尽的创作欲望,无法通过雕刻表现出来,那便可以宣泄在传统技艺小镇上。
    譬如秦淮一直抱以极大好奇心的北宋水运仪象台。
    说起水运仪象台,可能许多人都十分陌生。
    不过在科学界,尤其是钟表界,这座仪器,可谓是赫赫有名,如雷贯耳。
    它由苏颂、韩公廉等天文学家设计制造,是一座将观测天象的浑仪、演示天象的浑象、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,结合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!
    第(1/3)页